不帶現金也能隨意消費

  今年3月份,支付寶曾放話五年內建成“無現金社會”。隨即,杭州、武漢、福州等城市相繼宣布加入“無現金城市”計劃。近期,馬雲又在杭州開出“無人超市”,消費者付款結帳時全都用移動支付。對此,有學者驚呼:“無現金消費”時代即將來臨期權買賣。


  無現金社會是指能用現金支付的地方都能用上移動支付,是讓支付不再受現金的約束,從而使“無現金”成為主流支付方式。屆時,人們隻要拿著手機,不帶現金也能隨意消費。


  實際上,“無現金消費”時代正快速向我們走來,不管你跑到樓下的理發店,還是小區旁邊的菜攤,甚至是路口的早點車都擺上了二維碼。很多年青人對此模式大加讚許:“通過手機掃一掃就把錢交了,是挺好用的。現在付錢大家都在用支付寶或微信,身邊已經很少帶現鈔了。”


  此外,“無現金”時代的到來,還能有效提高銀行人員的效率。有媒體曾披露,農行長坡支行的某職員,為清點某校食堂送來的數萬張破舊小額散鈔,從當天中午一直點到下班,才勉強整理出6000多元,還不到全部散鈔的三分之一。試想,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“無現金社會”,那位銀行工作人員就不必為數舊鈔而耗時耗力了。


  值得一提的是,手機支付的普及也有助於金融服務的普惠。以往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記錄的人很難從銀行貸款。但手機支付可以通過數據沉澱,幫助用戶累積信用,讓過去從銀行借不到錢的人也有機會享受小額借貸等金融服務。


  那麽,“無現金社會”真的到來了嗎?對此,筆者認為,雖然無現金城市主打移動支付替代現金,但也並不意味著要完全取代現金。未來消費者采用哪種方式支付,消費者應該擁有自由的選擇權。就目前而言要想全部進入“無人現金社會”會遇到幾個大障礙香港風景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


  一方麵,部分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群體,對於智能手機、電腦都不太懂,用支付寶、微信支付沒有子女教更加不會用。即使有子女教,對於個人隱私、賬戶安全的基礎保護又有多少意識呢?隨便一個鏈接、一個二維碼,年輕人尚且不能分辨,何況他們?


  另一方麵,有一類群體絕對不能忽視,那就是孩子。近年來,小學生、中學生擅用父母手機充值網遊、大學生的校園貨事故頻發。而種種跡象表明每個年齡層的孩子對於理財意識都會有很大缺失。試想,如果讓孩子長期處於“無現金消費”的環境中,孩子對於金錢的概念就非常薄弱,顯然對其成長是不利的。


  從表麵上看,“無現金社會”的到來將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確實很多,例如移動支付的方便性、解決假幣問題、減少紙幣流通也就減少了疾病傳播等等……但要想讓完全實現“無現金社會”也會遇到很多困難。目前也隻能做到盡可能提高移動支付人群的比例,讓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。


  首先,對於老人、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來說,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弱。有很多老年人至今不會上網,不會用手機支付。所以,作為支付設計方來說,要越簡便越好,並且還要準入門檻低、流程少、具有可操作性。隻有做到移動支付簡單易學,這樣才為進一步普及奠定基礎。


  再者,如果您家裏有老人的話,應該讓他們多接觸一些移動支付場景。比如,先讓老人給小輩送微信紅開始,以提高老年人群學習移動支付的興趣。當然,還可以試教老人用手機支付水電費。總之,從身邊熟悉的支付場景開始學習,以適應手機支付貸款計劃。


  最後,移動支付的安全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和認知。目前網絡詐騙、電信詐騙屢禁不止,很多中老年人對移動支付抱有很大的警惕性。所以,部分老年人開始對“無現金消費”的安全性提出質疑,並且放棄使用移動支付功能。


  對此,我們應該用更通俗的語言和案例,提醒老年用戶如何防範各種支付手段的風險,提高這些特殊人群對金融支付的認知。讓老年人群體也知道,移動支付完全有能力為他們在帳上的資金提供安全保障。


  移動支付已越來越滲透到我們生常消費的各個場景中,但是國內要想完全實現“無現金社會”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當然,我們也可以通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,不斷提升移動支付的比例,使移動支付逐漸成為主流,這是應該可以做到的。未來各種消費場景還要充許現金、信用卡、移動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並存。


 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 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ohu.com/a/160044786_104543


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
 
<ご注意>
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、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。

写真一覧をみる

削除
不帶現金也能隨意消費
    コメント(0)